進行評估

1、學習動機及意願:

   學習障礙的孩童,多半智力正常,甚至高出標準,可以使用會談的 方式來了解他們對於學習的意願和學科項目的動機是否不足,藉以 做為介入的第一個方向。

   若是口語表達較被動或能力較差者,可以採取遊戲法來得到資訊, 利用簡單的繪圖遊戲積木遊戲來做為會談的輔助,讓孩童在比較 輕鬆的心情下,提供治療師必要的資訊。

2、學習行為特徵:

   利用標準化的「國民中小學學習行為特徵檢核表」,來對學習態度和方式做標準化的推斷。

3、視、聽知覺能力評估:

   當視知覺中主體-背景區辨、搜尋能力出現問題,會影響文字結構的認識;聽知覺中的音韻區辨,是閱讀文章時重要的能力,是讓閱讀時字句意義的串聯能成功的重要指標。

     視知覺評估工具較多,「視動統整測驗-VMI」、「視知覺技巧測驗,TVPS-R」等,都是標準化的評估工具。

   聽知覺的部份,可以使用交互描述故事的遊戲方式,或是共同閱讀文章來評估此項能力。

 

設計療程

1、使用遊戲法介入

   引發學生的動機一向是最重要的起始動作,使用遊戲法便是一種很快能將學生動機誘發的技巧,既然是遊戲,就是強調在輕鬆的方式下互動的模式,過程輕鬆,遊戲內容卻不能隨便,通常要將學習的目標融入於遊戲之中,如扮演天才小釣手來進行字形區辨或是玩手腳並用的活動來增加環境中特定目標的視覺搜索能力

2、使用交替問答法介入

   對於記憶和推理能力較弱的學生,對於特定主題和內容,由治療者將內容轉換成有系統的問題,與學生使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做內容的串連,最後再讓學生從頭到尾重述一次,幫助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3、使用策略式活動介入

   策略式的活動,包含的面較為廣泛,主要的目標是針對學生的注意力問題,由於注意力的需求,不論是動態情境和靜態情境都用的到,而且不同的情境需求的注意力向度也不相同,策略式的活動主要用意在於治療師能事先規畫學生需要「投注注意力而完成的工作」

   在治療流程之中,重覆的去提示學生能集中注意力於預定目標上面進而要求學生能使用自我提示的方式來增添注意力的廣度。

4、使用感覺統合治療法介入

   感覺統合的治療,是目前在醫院中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原因在於感覺的整合能力是各項學習能力的基礎,藉由感覺統合治療的介入,主要是在提供學生基礎能力的訓練,家長不應完全依靠這方面的訓練就期盼學生在各個學習或生活領域都能有長足的進步,而是將此一介入法做為基本能力的累積。再來便是感覺統合介入法,仍需要合格的職能治療師才得以執行,家長務必要在合法單位尋求合格職能治療師來為學生規畫療程

 

                                                    

檢討及改進

       每個孩子的狀況不一,當然對於治療的反應也不全相同,每次與家長或老師討論治療的內容和處理方式,為下一次療程的進度和設計做準備,是十分重要的。

      對於學習障礙的孩子來說,由於不是智能方面的缺損,在檢討中更要去注意孩子的想法和心理的調適。

 

                                                                                                       

追蹤成效

        與家長、老師保持暢通的聯絡管道,對於孩子的發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注意,定期邀約家長對孩子的現況做回饋,讓治療師能知道先前的治療與訓練,是否達到既定的成效,或是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療程再設計或再介入。

 

回上頁